做過體檢的人都知道,有些項目可以餐后做,有些項目必須空腹做,那為什么要空腹呢?
實驗室化驗檢查(血糖、血脂、肝功能等):清晨空腹抽血檢查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人體的生理狀態(tài),如血糖,進食會使血糖水平升高,所以空腹下血糖檢測對于診斷糖尿病有重要的參考意義。又如血脂,進食后血脂水平會上升,特別是攝入大量食物時,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會明顯升高,不能反映平時穩(wěn)定狀態(tài)下的血脂水平。肝功能也是如此,進食后也會導致其結(jié)果不準確。因此,血糖、血脂和肝功能三個檢查項目均需要在嚴格空腹的條件下檢測。其他如腎功能、電解質(zhì)、血液流變、免疫球蛋白、類風濕因子、抗“O”和C-反應(yīng)蛋白等項目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受飲食的影響,為了確保結(jié)果的準確性,也需要在空腹條件下檢測。
超聲檢查(腹部超聲):胃腸道內(nèi)的食物或氣體會干擾腹部超聲檢查,進食之后,一方面會導致胃腸道內(nèi)食物存留;另一方面,吞咽食物和食物發(fā)酵也會產(chǎn)生氣體,食物存留和氣體產(chǎn)生都會影響超聲成像。此外,進食后還會導致膽囊收縮,影響膽囊內(nèi)疾病的觀察和判斷。因此,腹部超聲檢查必須在空腹條件下做。
胃腸的一些檢查:比如胃腸鏡檢查前需要完全排空胃腸道內(nèi)容物,以確保檢查時能清晰地觀察胃腸道黏膜的情況。如果檢查前進食,一方面會導致胃腸道內(nèi)食物存留,影響胃腸道黏膜的觀察;另一方面,做胃鏡時,受檢者容易將胃內(nèi)容物誤吸入氣管,從而引起窒息。此外,進食也會影響幽門螺桿菌的檢測,從而影響檢測結(jié)果的準確性。
以上項目的檢查,必須在空腹的狀態(tài)下完成。還有一些項目,原則上建議空腹檢查。
一般檢查(血壓、體重、腰圍):有研究表明,進餐后會導致血壓下降,使本來升高的血壓處于正常血壓范圍,從而影響了高血壓的檢出。進餐也會使體重和腰圍增加,使本來正常的體重指數(shù)達到超重標準,使本來正常的腰圍和腰臀比超過正常指標。因此,一般檢查中的血壓、體重和腰圍應(yīng)納入餐前項目。
物理檢查(□腔、耳鼻喉):□腔和耳鼻喉檢查時需要觀察口腔和咽喉黏膜的情況,進食會導致口腔內(nèi)食物殘渣存留,影響對口腔黏膜和咽喉黏膜是否有病變的觀察和判斷。
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空腹?
體檢要求的空腹是指在體檢前禁食至少8小時以上,最好是10小時以上,前一天晚上12點鐘后原則上不再進水。有些體檢者誤認為空腹就是體檢當天不吃早餐,于是體檢前一天晚上報復性吃喝,而暴飲暴食會導致機體不能在8小時內(nèi)完全代謝,影響體檢的準確性(比如飲料引起血糖升高、燒烤引起尿酸增高)。也有人會認為,空腹時間越長越好,這是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,過度的空腹,也可以引起尿酮體的異常,所以在體檢的前一天晚上應(yīng)適當清淡飲食。
慢性病換著能喝水吃藥嗎?
原則上,體檢要求的空腹包含不喝水不吃藥,但對于患有慢性病且長期服藥的體檢者,建議體檢當天仍然按時服藥,一是可以避免引發(fā)醫(yī)療意外,二是有利于醫(yī)生判斷體檢者治療期間慢性病的控制情況。如高血壓患者體檢當日停藥,體檢過程中又因長時間等候而情緒焦慮,這時,血壓很可能驟然升高,不但容易誘發(fā)腦血管意外,也很難讓醫(yī)生判斷血壓升高是停藥所致還是平時血壓控制不良。當然,吃藥時飲水量應(yīng)控制在100毫升左右,最多不要超過200毫升,體檢前飲用100-200毫升水對血液檢驗結(jié)果影響很小。
此外,如果體檢當天需要做胃鏡檢查,應(yīng)先做胃鏡檢查再服藥,否則,就要盡量讓飲水服藥距離胃鏡檢查的時間達半小時以上,以便藥物和水及時排空,避免干擾對胃黏膜病變的觀察,同時避免誤吸入支氣管。(北院區(qū)體檢中心 李璇)